在3月22日的“致守护者”发布会上,大疆正式推出了经纬 M30 系列无人机,包括 M30、M30T 两款型号,套装价分别为 49800 元、69800 元。
现在这款超级“浓缩”的行业无人飞行平台,不仅能够快速部署,给用户带来更为便携的使用体验,同时继承经纬M300的超强性能,成为了真正背包里的新旗舰。此外,在如此紧凑的机身下,M30依然留有开放的第三方负载接口及安装位置。大疆的合作伙伴已经完成了喊话器、探照灯、机载计算模块、降落伞、气体检测等多种负载开发,无人机能够更快地投入到各个应用场景中。
就在上个月,大疆的一名内测用户通过经纬M30拯救了一位夜间迷路的滑雪爱好者。他们利用无人机及红外热成像功能,10分钟便寻找了走失人员,之后很快确认了该人员位置信息,及时有效同步至地面救援队,顺利完成了搜救任务。

司空2:连接无人机与守护者之间的信息桥梁
如今,无人机早已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消防人员利用无人机找到着火点,甚至发现被困人员;巡检人员把无人机当作空中眼,检查输电线路、油气管道;测绘人员拿着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不再需要背负仪器走走停停。然而在一些紧急作业中,仅靠性能强大的飞行平台还是远远不够的。
2019年,大疆紧急支援了一场有着数千名消防队员参与的大规模山火救援行动。无人机拍摄空中画面,依靠当时仅是工程样机的M300红外相机快速找到了着火点,也利用激光测距仪实现了火点定位。然而,所有人都只围着一台遥控器,捧着手机和对讲机,艰难地向指挥部一个个传递火点坐标定位,而茫茫山中的消防队员就更难掌握无人机获取的火点实时位置。
类似的经历让大疆开始反思,如何在紧急任务中跑赢时间,将无人机获取的信息及时有效传递,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大疆结合过往的实战经验,全新打造了无人机任务管理云平台大疆司空2。司空2的出现,意味着无人机不再是信息孤岛,从前线到指挥中心都能实时共享界面上所有的信息,真正地实现空地协同作业。
大疆机场:坚守无人之境
世界的有序运转,依靠大量的基础设施为前提。在人迹罕至之处,同样也需要人类的守护。高原上的电塔,戈壁滩上的光伏电站,荒无人烟的油田,对于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办公室和家。坐落在西北戈壁腹地、祁连山下的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其中一个采油场就有1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覆盖了1100多口油井。这里山大沟深,环境恶劣,但井场每天都要采油,还要防止天气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现在有了大疆机场,极大改变了石油人过往的作业方式,守护着他们的人身安全。
作为大疆发布的第一款机场,它支持经纬M30自动充电起降的无人值守系统,能够让M30无人机全自动完成作业任务。油田的工作人员根据井口和管道的坐标在软件里快速生成巡护航线,提前设置好巡护计划,无人机一到时间点,就自动起飞、拍照、图像上传,工作人员便能在办公室里实时查看同步信息,及时发现井口和管道的潜在风险。